目前,锂/钠离子电池等装置的性能都难以满足实际需求,高性能储能材料的开发具有重要意义。过渡金属氧化物、硫化物具有良好的电化学活性、稳定的化学性质和低廉的价格,是储能材料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较低的本征导电性和循环过程中的体积变化导致其动力学性能差,循环性能差。为此,王庆红老师课题组设计并构建了一系列导电性良好、结构稳定的过渡金属氧化物、硫化物异质结构材料,并系统研究了其储锂、储钠行为。
1. 原位构筑了3D石墨化碳修饰的FeS@Fe3C、FeOx/C异质结构材料,作为钠离子、锂离子电池负极,体现出高的放电比容量和优异的循环性能。
Adv. Funct. Mater., 2017, 27, 1703390.
ACS Appl. Mater. Interfaces, 2018, 10, 35994-36001.
文章链接:https://onlinelibrary.wiley.com/doi/10.1002/adfm.201703390 ;
https://pubs.acs.org/doi/abs/10.1021/acsami.8b13331 .
2. 基于金属-有机框架稳定的多孔骨架结构,采用双阴离子调控法制备了ZnO/ZnS、CoO/Co3S4纳米异质结,获得了良好的储锂/钠性能,并采用基于密度泛函理论的第一性原理计算研究了异质结构的界面性能及其对材料的改性机理。
Adv. Funct. Mater., 2019, 1901925.
J. Phys. Chem. Lett. 2020, 11, 3, 905-912.
文章链接:https://onlinelibrary.wiley.com/doi/10.1002/adfm.201901925 ;
https://pubs.acs.org/doi/10.1021/acs.jpclett.9b0367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