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污染控制工程》课程考试大纲
适用专业 环境工程
课程类型 专业必修课
学时数 72
学分数 4
一、编写说明
1. 本课程的性质、地位和教学目的
《水污染控制工程》课程是环境工程专业本科生的主要专业课之一,属必修课程。本课程的教学目的是使学生掌握废水处理三大方法(物理处理、生物化学处理、化学及物理化学处理)的概念、基本原理和主要设计计算等内容;培养学生对各种废水处理方法的理解及应用能力,并具有初步的设计能力和实际操作能力;使学生掌握扎实的水污染控制领域相关基础知识,培养学生学以致用的良好素质。
2. 大纲制定的依据
本大纲是参考全国高校环境工程教学指导委员会推荐的教学大纲(2002)而制定的,在编写过程中还参考了兄弟院校环境工程专业《水污染控制工程教学大纲》。
3.大纲内容选编原则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要使学生获得:1)掌握污水水质指标;2)掌握污水物理处理的基本理论,主要构筑物工作原理及设计计算;3)掌握污水生化处理的基本理论,主要生化处理方法的原理、工艺及设计计算; 4)掌握污水化学及物理化学处理的主要对象、主要方法及其原理;5)掌握污泥处理的一般流程及各环节的作用;6)了解污水处理常用工艺。
4. 考核题型和分值
(1) 名词解释题:10%;
(2) 填空题:15%;
(3) 单项选择题:10%;
(4) 是非判断题:10%;
(5) 论述题: 40%;
(6) 计算题:15%;
二、考试纲要
第九章污水水质和污水出路
1、污水物理性指标、化学性指标、生物性指标包含的内容。P2-7
2、BOD、COD的概念、类型及相互关系、可生化性判定。P3
3、水体自净作用的定义、机理。P7
第十章污水的物理处理
1、格栅的作用、清渣方式。P14\16
2、沉淀法的四种应用,沉淀的四种类型。P27
3、沉砂池的作用、工作原理。P34
4、沉淀池的作用、组成及分类。P42--43
5、压力溶气气浮法的工作原理、组成及基本流程。P64-65
第十一章污水生物处理的基本概念和生化反应动力学基础
1、污水生物处理方法的去除对象与方法分类。P81 101
2、微生物的呼吸类型。P83-84
3、废水好氧、厌氧生物处理的概念及适用范围。P84-85
4、微生物的四个生长时期及其对废水处理的指导意义。P88
5、微生物的生长环境。P90
第十二章活性污泥法
1、活性污泥的概念。活性污泥的性质和指标。P102-103
2、活性污泥法的基本流程。P103
3、活性污泥法降解污水中有机物的过程(原理)。P104
4、曝气的作用与设备。曝气池的基本形式。P106-109 P127 P134
5、活性污泥法的主要运行方式。P109-118
6、活性污泥法的设计计算(曝气池容积计算、剩余污泥量计算、需氧量计算)。P140-147
7、生物脱氮除磷活性污泥法(例AO、A2O)工艺的机理及影响因素。P149 P159
8、活性污泥法系统设计和运行中的一些重要问题(例污泥膨胀等)。P179-188
第十三章生物膜法
1、生物膜与生物膜法的概念、生物膜法处理废水的基本原理、类型及优缺点。P190-191 P196-197
2、生物滤池的构造;生物滤池法的基本流程。P201 P205
3、生物接触氧化法的原理及特点。P228-229
第十四章稳定塘和污水的土地处理
1.稳定塘和污水土地处理的概念、基本原理及类型。P247-257 P258-261
2.人工湿地净化污水作用机理。P269
第十五章污水的厌氧生物处理
1、厌氧生物处理的基本原理、影响因素。P275-277
2、厌氧生物滤池、厌氧接触法、UASB的工作原理。P278-281
第十六章污水的化学与物理化学处理
1、污水化学处理的对象。P285
2、化学混凝法的概念、原理、影响因素。P292 P295
3、氧化还原法的类型及应用。P304-309
4、污水物理化学处理法处理的对象。P285
5、吸附的原理、分类。P309
6、膜析法处理的原理、应用。P335-341
第十八章污泥的处理与处置
1、污泥的来源、性质及主要指标(例含水率、比阻)。P364-366
2、污泥的处理工艺。P371
3、污泥浓缩的概念及方法。P371
3、污泥稳定的概念及方法。P381
4、污泥调理、脱水方法及最终处置。P388-390 P396-397
三、建议试题库提纲
(一)名词解释及填空题命题提纲
1. 水体污染;2. 生化需氧量(BOD);化学需氧量(COD);
3. 水体自净、自净容量;4.氧垂曲线(大气复氧)
5. 自由沉淀、絮凝沉淀、拥挤沉淀、压缩沉淀;6.表面水力负荷;
7.气浮法; 气固比;8.好氧生物处理、厌氧生物处理;氨化、硝化、反硝化;
9.活性污泥;10.混合液悬浮固体浓度(MLSS,MLVSS;污泥浓度);
11.污泥沉降比(SV%);污泥体积指数(SVI,标明单位及计算公式);
12.剩余污泥; 污泥龄(SRT,标明单位);污泥回流比;水力停留时间;世代时间;
13.氧利用效率:14.BOD 污泥负荷率Ls; BOD容积负荷率Lv(标明公式及单位);
15.污泥膨胀; 污泥上浮;16.生物膜;17.高负荷生物滤池回流;
18.曝气作用及方式;19.化学混凝法(混凝、凝聚、絮凝);
20.膜析法;21.污泥稳定(污泥消化);污泥比阻
(二)选择题命题提纲
1. 各污染指标具体包含内容; 2. 污水处理三大方法主要去除对象;
3. 各构筑物工作原理及作用;4.沉淀及沉淀池类型;
5. 气浮法之上浮条件,类型,加压溶气气浮流程;6. 污水生物处理技术分类;
7. 好氧、厌氧生物处理适用范围;8.微生物生长曲线及环境;
9.活性污泥降解有机物过程;10.活性污泥法及生物膜法工艺形式;
11.稳定塘及土地处理常用工艺;12.厌氧消化过程;
13.混凝原理,混凝剂种类,影响混凝效果因素;14.离子交换步骤;
15.工业废水可生化性判据。
(三)判断题命题提纲
1.基本内容的理解; 2.微生物生长环境要求;
3.活性污泥法运行与管理;4.厌氧生物处理的因素。
(四)论述题命题提纲
1. 从理想沉淀池得出斜板(管)沉淀池的依据;
2. 影响混凝效果的因素;
3.画出活性污泥法基本工艺流程并说明各处理构筑物的功能作用;
4. 活性污泥法主要工艺(例渐减曝气法、SBR法、AB 法)的工作原理及工艺特点;
5.活性污泥工艺运行过程中出现的异常问题及其解决方法(例污泥膨胀,污泥上浮);
6. 影响厌氧生物处理的因素;主要厌氧工艺(例UASB)的工作原理及工艺特点;
7. 厌氧法与好氧法处理的优缺点;
8. 城市污水、污泥处理的一般工艺流程;
9. 画出生物同步脱氮除磷的工艺流程简图,并说明各处理单元功能。
(五)计算题命题提纲
1. 生化曝气池的有效容积、BOD5去除效率、每日的剩余污泥排放量(kg干重);污泥龄;污泥回流比;污泥的体积指数(SVI)计算;
2. 沉淀池计算;
3.生物滤池计算。